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国际化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投资者关系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CN
简体 EN
聚焦远大
· 公司介绍 · 战略发展 ·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 创新布局 · 创新管线
产品与服务
· 产品中心 · 旗下品牌 ·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媒体报道 · 媒体垂询 ·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 人才理念 · 研发团队 · 员工生活 · 工作机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返回
研制药品可帮患者节省数十万,汉企收购澳企获抗肝癌高效药
2019-03-18

2019-03-18 07:47:31   来源:楚天都市报

3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表示今年将优先考虑把癌症及罕见病等治疗用药调入目录。获悉此讯,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初晶非常高兴,“我们将积极拥抱国家新政策,加速研发和引进国内患者急需,但市场稀缺的药品,为更多罕见病、癌症患者造福。”据悉,这家位于武汉开发区的企业,引进抗癌药,研发罕见病药,提高疗效还降低费用。那么,国家医保新政对其有无影响?楚天都市报记者近日到该公司探访了其研发救命药的经历。

以身试药过敏出疹,连轴转只为速成新药

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远大医药研发中心三楼的新药溶出实验室里,看到一位实验员正在观察7个溶出杯的水温变化,当水温从6℃地升至37℃,与人体体温相当时,实验员操控投药器将药片分别投入溶出杯,又操控转杆探至杯里搅拌。实验员介绍,7个溶出杯分别模拟药品在肠、胃的溶解、消化反应。由于制剂溶解时间不一,部分缓释制剂溶解甚至长达24小时,看似一个简单的操作,却需要实验员必须时刻全神贯注地观测、记录、演算,既要耐得住寂寞,更要付诸大量心血。

远大医药研发中心合成研发经理朱毅,从23岁到39岁的时光,大部分就是在实验室度过的。研发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曲伏前列素时,有好几步工艺需要连续反应48小时。为此,朱毅和团队成员日夜紧盯,累了就伏在实验台上打个盹,终于在抢3个月内走通14步合成路线,得到了合格样品。今年1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上市,打破了进口药的垄断局面,降低了青光眼患者的用药成本。

在肾上腺素系列药物工艺改进过程中,一种原料使朱毅过敏,手上长出疹子。但他不顾过敏风险,坚持守在实验室完成工艺优化,最终解决问题,提升了肾上腺素系列产品质量。

为制药瘦了二十斤,患者可省数十万元

实验室试制的药品,要先到车间同比例放大测试,性能稳定后,才能批量生产。远大医药合成部研发项目组长宁东波说,这个过程叫作“中试”。他刚刚完成了一款名为“贝达喹啉”药物的中试,上市后,可为罕见病耐药结核病人解除痛苦。

“实验室研发成功,不等于车间放大中试也一定能成功,因为有些原料的剂量一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风险。”宁东波介绍,每款药品的中试,都要根据测试结果,反复调整配方剂量,重新设计工艺流程,直到成品功效跟实验室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难度非常大,耗时短则数月,长的跨年。“有的药物还有腐蚀性,操作不小心,手套上沾上一滴原料药,手套马上就会破个洞。”宁东波说,中试批量较大时,实验员更为辛苦。

在试制罕见病高氨血症的对症药卡谷氨酸时,有个体重近百公斤的胖小伙阎智勇,中试三个月结束后,足足瘦了20多斤。

宁东波说,他们研发罕见病用药,对罕见病患者来说,不仅意味着有药可吃,更主要的是费用也会大幅降低。以耐药结核病为例,全国记录在案的病例只有几万例,其对症药物贝达喹啉以往只能靠进口,一粒就要3000元,一个疗程得一瓶,加上关税需30多万元; 而远大医药研发的国产化贝达喹啉上市后,每瓶价格可降到10万元以下。

最后一刻引进“神药”,肝癌患者看到曙光

去年,武汉市民肖先生被确诊为肝癌,常规疗法治疗未见好转,为此,全家人从海量医学杂志、网站中四处查找救治方法,偶然发现一种名为“钇90”的药,对肝癌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而对正常细胞伤害较少。

资料显示,钇90已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包括药品监管标准严苛的美国。当前,全球仅有两家钇90生产企业。让肖先生高兴的是,远大医药已成功并购其中一家,目前正向国家药监局审批申报中。“我要活到药品上市那一天。”肖先生和病友们听到这个消息,坚定了治疗决心。

远大医药投资者关系总监蔡欣洁介绍,他们去年联手鼎晖投资,以19亿澳元(约95亿元人民币)报价收购澳洲Sirtex公司,目的就是将治疗肝癌药物钇90引入中国。“收购过程还是挺惊险的,”蔡欣洁说,当时,美国一家公司已与Sirtex达成收购协议,但为了让钇90更快进入中国,鼎晖与远大果断出手,在Sirtex股东大会投票批准美国公司交易的前4天,以20%的溢价成功截获此项目。

数据显示,中国肝癌患者约有67万,国内缺乏有效手段治疗。预计钇90在通过国内临床试验后,将尽快上市,给肝癌患者带来希望。

药品器械借力新政,患者少花钱快治病

远大医药的历史,可追溯到八路军129师制药所,即建国后的武汉制药厂。中学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里拯救工人生命的救命药,就出自该厂。2002年武汉制药厂加入中国远大集团,变身远大医药,2008年在香港上市。近年来,远大医药销售收入和利润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

远大医药副总经理石初晶介绍,远大坚持在罕见病、抗癌等方面研发、引进药品和器械,并“幸运”地赶上了国家医疗新政风口。

以罕见病药物为例,因其患病人群少、研发成本高、回报效益差,加之医保政策受限,制药企业很少关注,患者不得不承担高额费用。而远大早在2014年就开始研发、引进罕见病药。

去年8月,其自主研发的治疗罕见病高氨血症的卡谷氨酸片,被国家药监局列为“拟优先审核首仿罕见病新药产品”,预计今年可上市;用于治疗治疗小儿痉挛及抗癫痫的药物氨己烯酸片,也被国家药监局同意有条件批准上市。今年2月8日,远大医药获得了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产品Ryaltris 在中国20年的独家代理权。这些药物都将有效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

2月28日,远大医药国际合作项目“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同步成像系统”通过了国家医疗器械审批,该产品可让医生更清晰地看到冠脉病变患处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患者也可减少其它检查项目,从而节省检查费。

最近,国家又明确了有关抗癌药、罕见病药减税和纳入医保等政策,远大医药有望搭上政策快车,为患者提供更多低成本好药。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新闻

  •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2022-09-07

  •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2022-07-22

  •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2022-06-08

遠大醫藥集團
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科研创新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创新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版权所有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0828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597号
法律条款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