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国际化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投资者关系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CN
简体 EN
聚焦远大
· 公司介绍 · 战略发展 ·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 创新布局 · 创新管线
产品与服务
· 产品中心 · 旗下品牌 ·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媒体报道 · 媒体垂询 ·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 人才理念 · 研发团队 · 员工生活 · 工作机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返回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红色药企八十载 不忘初心创未来
2020-01-10

文 | 武汉宣传本刊记者   王华芬   

 

      澳洲时间12月4日,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与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共同宣布,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远大医药获得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开发的全球首创治疗副流感的产品及相关技术在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为远大医药呼吸及大五官产品板块引进首个全球创新研发产品。

      10个月前,远大医药与印度医药巨头Glenmark公司签署全球新型复方鼻喷剂产品Ryaltris在中国20年独家授权协议。这款产品将填补我国在复方鼻喷剂型治疗的空白。

      “远大医药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我们在内生发展的同时,不断外延并购,加快全球化战略布局,以创新引领和国际化视野发展壮大民族工业。”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钱志强12月5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前行的步履不停,但作为一家红色药企,远大医药从未忘记出发时的初心。

 
 
不忘初心
三上太行追寻红色记忆 

     今年是远大医药诞生80周年。

     1939年在八路军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创办的八路军卫生材料厂,是远大医药的前身。八路军卫生材料厂因陋就简生产中药制剂,并试制出了中国第一款“柴胡注射液”,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结束后,卫生材料厂在南北两地建厂,南方的厂址迁到武汉,命名为“武汉制药厂”。

      80年砥砺前行,在产业变革中一次次蜕变,从武汉制药厂到远大医药(中国),从香港上市到中国医药百强,从湖北走向世界。

      目前远大医药拥有十多家成员企业,成为集各类制剂、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涵盖五官科、心血管急救制剂和器械、生物技术和特色原料药为代表的三大业务领域。近三年来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0%。按照国家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战略规划,到2020年将实现销售收入70亿港元,争取跨入全国医药行业排名前列。 

      今年7月发布的武汉民营企业100强和武汉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榜单中,民企百强入围门槛比上年度提高了34.38%,但远大医药的排名提升至32位,武汉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榜排名升至第6位。

     走得再快、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8月2日,50多位远大医药人重走太行山,这是远大医药第三次回到当年药厂创办的发源地,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辈,牢记初心使命。

     位于武乡县韩北乡的刀把咀村,是当时八路军卫生部制药所所在地,也是远大医药(原武汉制药厂)的诞生地、出发地。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老一辈医药人凭着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保证了前线战士的药品供应,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80年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质量第一的负责精神、团结拼博的奉献精神、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凝炼成远大医药独有的企业精神根基——“太行精神”,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今天远大医药“成为受医生和患者尊重的制药企业,并还原于社会”的企业愿景及追求。

     “太行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磨砺而逐渐形成的,是凝聚力量、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钱志强说。

 
传承红色基因
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创新在前 

     作为一家红色药企,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是初心,更是使命。

      远大医药党委下设基层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8个,现有党员416人。“支部建在连上”。远大医药的党组织在各公司、车间实现了全覆盖,18个支部书记同时也是项目负责人,每一个支部都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在全球竞争激烈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活力尤为重要。

     18个支部书记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三成以上。今年新发展的16名党员中,本科学历、35岁以下占七成以上。年轻化、知识化的党员队伍,成为远大医药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38岁的党员朱毅是远大医药研发中心合成研发经理、武药科技研发领头人。15年来,他对多个项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取得了显著突破,申请了发明专利26项,获专利授权20项,并获得了“武汉市第十七届劳动模范”称号。

     朱毅曾先后担任吲达帕胺、曲美他嗪、硫酸氢氯吡格雷等多个心血管药的项目组长,经常和团队一起连轴转,累了就伏在实验台上打个盹。经过数千次实验研究,终于摸索到了较优的工艺参数,使这几个产品顺利产业化。

 
牢记使命
坚持生产救命药良心药放心药 

       “药物是治病救人的”,远大医药一直秉承这个原则,多年来坚持生产救命药、良心药、放心药。

       太行山时期,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研制出的“柴胡注射液”,不仅可治疗流行性感冒、产褥热等,并有代替奎宁治疗一般疟疾与顽固疟疾的功效,被称为“封锁线的一大创举”。

      1950年为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公司员工连续奋战60多个日日夜夜,赶制出晕船片22万片和仁星丹50万包。1952年,为支援志愿军抗美援朝,公司赶制50万包灭虱粉和一大批急救药。

      1960年,武汉制药厂独家生产研制的“二巯基丙醇”原料药,挽救了山西平陆县中毒的民工,新华社据此采写出激动人心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长篇报道。后来,武汉制药厂历经改制,两次搬家,先后更换九任领导,却从未间断生产这种“救命药”。因为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且不属于国家强制生产的药品,在常态下市场需求量少,如果没有销售出去,过了有效期唯有报废。为此,不少药企纷纷弃产,而远大医药坚持多年亏本生产。

      药企不仅要生产“良心药”,更要坚持生产“责任药”。1981年,革命老区红安民工中毒,公司夜以继日配制一批硫酸钠注射液,挽救了143人的生命。1998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企业蒙受八百万元的直接损失,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生产治病防疫的急需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

     作为红色药企,远大医药几代人始终不忘扛起社会责任。如今在接续生产“二巯基丙醇注射液”的基础上,新投产“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救命药,这些已成为中国医院手术、重症急救领域的重要药品。2018年9月,远大医药巨资并购澳洲Sirtex Medical,加快抗肝癌治疗药“SIR-Spheres®钇【90Y】树脂微球”引入中国的步伐……

     站在80年新起点,不忘初心创未来。正如钱志强所言:努力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新闻

  •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2022-09-07

  •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2022-07-22

  •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2022-06-08

遠大醫藥集團
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科研创新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创新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版权所有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0828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597号
法律条款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