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国际化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投资者关系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CN
简体 EN
聚焦远大
· 公司介绍 · 战略发展 ·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 创新布局 · 创新管线
产品与服务
· 产品中心 · 旗下品牌 ·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媒体报道 · 媒体垂询 ·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 人才理念 · 研发团队 · 员工生活 · 工作机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返回
多平台多管线开花,远大医药(00512)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2021-08-06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近年来远大医药(00512)正不断积累拥有全球领先地位的高端医疗器械。

近期,远大医药再次发力心脑血管精准介入领域,先后与三家美国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引进多款全球领先产品。目前远大医药已经实现了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五大战略市场的全产品布局,产品管线覆盖9款全球创新医疗器械。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日远大医药发布多则关于公司加大心脑血管介入领域的投资公告。据公告显示,远大医药先后斥资8000万美元和1200万美元与美国FastWave Medical Inc及美国CoRISMA, Inc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FastWave的合作在相关条件获得满足后,其将成为远大医药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器械领域的全资附属公司及海外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平台;而CoRISMA公司,远大医药将获得22.2%股权比例,并拥有治疗心力衰竭的创新医疗器械CoRISMA系列产品在大中华区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并使产品能够于授权地区上市。

除此之外,今年5月30日,公司还引进了CardioFocus治疗房颤的创新医疗器械HeartLight Endoscopic Ablation System的新一代HeartLight X3激光消融平台产品。

今年,远大医药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的投资总金额已高达1.12亿美元,再一次印证了公司在在该领域的长远布局,以及公司坚持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定力。通过一直以来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深耕,远大医药在该领域已可谓是遥遥领先。

国内高端医疗器械迎黄金发展期,远大医药心脑血管介入领域全面领先

过去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增速领先全球。根据艾媒数据中心及Evaluate MedTech,2016-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9.54%,远高于全球5.06%的增速。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达6290亿元,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龄化人口占比正逐年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9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3.5%。同时随之而来的对心脑血管领域诊疗器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正逐年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远大医药近期布局的三款创新医疗器械均为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而凭借其丰富的引进落地能力与经验,随着这些创新产品的上市,也必将为远大医药增添更强劲的增长动力。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具有前瞻性的企业,远大医药投资这几家公司并非单纯的看中目前已有的产品,同时也是基于这几家公司在各自领域的强大背景以及竞争优势。

首先,远大医药收购的美国FastWave公司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其核心团队成员均在知名介入类器械研发公司供职多年,有多家医疗技术公司创立经历,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领域经验丰富,拥有深厚的高端医疗器械制作工艺和技术沉淀,并在血管钙化病变方面颇有建树。

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慢性肾病和衰老等普遍存在的共同的病理表现,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冠状动脉钙化是最常见的血管钙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冠状动脉钙化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40-4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0%,在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80%。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相关数据显示,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中重度钙化病变比例超过30%,冠脉狭窄程度越高,通常伴有钙化的概率也越大,增加了冠脉介入治疗的难度及风险。而目前中国国内治疗血管内钙化病变的产品依赖于进口,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远大医药此次布局开发的血管内震波钙化处理系统,将治疗肾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应用于血管内,可以高效且安全地破坏浅表与深层钙化,同时不造成血管内壁/内膜软组织损伤,并降低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的并发症。该产品使用难度低,学习曲线短,具有高度应用通用性,相较目前临床治疗血管钙化的常规介入手段拥有明显的优势,有望成为崭新的钙化病变治疗手段。

进一步追溯到5月远大医药与CardioFocus达成的合作,该公司专业背景同样不容小觑,CardioFocus拥有超过20年的行业经验,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远大医药布局的HeartLight X3激光消融平台产品是第三代治疗心房颤动的消融技术产品。其第一代HeartLight系统已在日本获批并和超过100家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已有超过1万例临床应用。HeartLight X3兼顾了传统射频导管消融可调节能量点对点精准消融的特点,同时也兼备冷冻消融操作简单及手术时间短的特点,产品优势明显。根据相关研究,导管消融对于治疗阵发性房颤相比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拥有明显的优势,且《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已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手段予以推荐。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的相关数据及Frost&Sullivan的调研数据,近年来中国心律失常患者电生理手术量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11.7万例增长到2019年的18.0万例,复合年增长率为11.3%。中国的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5年14.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3.2%。另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房颤患病率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性,大于60岁的人群患病率为1.83%,而我国2019年65岁以上人口已达1.8亿,未来心律失常和房颤或将成为社会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此外,远大医药携手的美国CoRISMA公司更是拥有雄厚的背景,并在心衰方向有极深的研究。CoRISMA创立于2018年,是由耶鲁大学Bonde人工心脏实验室所孵化的一家创新性医疗器械公司,专注于为严重心衰患者开发全球创新的医疗设备,同时耶鲁大学持有CoRISMA部分股权。CoRISMA联合创始人Pramod Bonde博士是耶鲁纽黑文医院心脏外科医生,是心力衰竭治疗领域领先的研究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与CoRISMA的合作为未来远大医药与耶鲁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是远大医药全球化创新发展进程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实现了公司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五大战略市场的全方位布局。

心衰是所有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全球心衰患者超过2600万人,其中中国心衰患者约1370万人,年龄≥35岁的人群中,加权后的心衰患病率为1.3%。在过去的15年里,我国心衰的总体患病率增加了44%。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加剧,可导致或诱发心衰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心衰患者人数还在不断递增中,可见我国心衰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此次远大医药布局的CoRISMA系列产品是一种完全植入的经导管设备,采用世界先进的能量传输技术无线供电,通过微创手术为心衰终末期患者提供了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无电源线感染、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拥有较为可观的市场潜力。

作为远大医药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其实公司早在2015年就已开始迈入心脑血管精准介入领域,并且前瞻性地布局了高端医疗器械方向,此次与美国FastWave公司、CoRISMA公司,以及早前与CardioFocus的合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方面的产品管线,同时也夯实了公司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实力。

具体来看,在医疗器械方面,远大医药围绕血管介入、神经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以及心衰五个战略市场进行了全方位布局。在此次远大医药与CoRISMA的交易完成后,公司已拥有9款产品覆盖五个战略市场,其中2款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6款有望在2025年末前在中国获批上市。

在血管介入方向,远大医药两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产品,分别是唯一一款具有原发冠脉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双重适应症的冠脉介入药物涂层球囊RESTORE DEB,以及首款针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药物涂层球囊APERTO OTW。同时针对外周血管疾病的药物涂层球囊LEGFLOW OTW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预计2024年获批上市。公司针对冠脉诊断的产品为血管内超声光学同步成像产品NOVASIGHT Hybrid,也已在2019年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的绿色通道,预计2023年在中国获批上市。

公司在结构性心脏病方向布局的一款诊断产品——心腔3D影像产品FORESIGHT ICE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获批上市,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国的临床注册工作,未来会进一步完善瓣膜类产品布局。

神经介入方向,公司正在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取栓支架预计将于2025年获批上市。

今年5月远大医药在电生理方向布局的针对房颤激光消融产品HeartLight X3已在美国和欧洲上市,目前也在准备中国的注册申报工作。

另外,公司近日布局的治疗血管钙化的血管内震波钙化处理系统也正在积极准备中国及美国的开发工作。而在心衰方面,远大医药通过此次参股CoRISMA公司,完善了其在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领域五大战略市场的全方位布局。

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未来这些公司不仅将为远大医药在心血管介入领域提供坚实的研发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公司在国际化创新发展布局中的海外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平台,进一步促进远大医药打造国际领先的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平台并搭建科技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集群。

药品多点开花,即将迎来收获季

不止是器械领域频频报喜,在抗肿瘤领域、抗病毒领域等方面,远大医药也迎来了极大的发展。

就肿瘤领域产品管线来说,远大医药已拥有12个全球创新产品,并有10个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共覆盖9大实体瘤(包含肝细胞癌、结直肠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前列腺癌、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黑色素瘤、三阴性乳腺癌、鳞状细胞癌、HPV阳性头颈部癌)治疗领域,产品管线品种和数量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诊断前列腺癌的TLX591-CDx已获得美国FDA受理其上市许可申请,并于今年4月获得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纳入优先评估程序。治疗肾透明细胞癌的TLX250-CDx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的认定,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产品TLX101在美国获得了孤儿药资质认定。预计今年,上述三款产品都将会有里程碑式的进展。

在抗病毒领域,远大医药已经储备三款全球创新药物,其中STC3141除了用于治疗脓毒症之外,该药还拓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新冠重症。针对新冠重症这一适应症,目前已获得批准在比利时开展IIa期临床研究,并在随后的一个月内顺利开展了4位重症新冠患者的入组及连续给药,这也反映了远大医药临床研发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一旦该药获批上市,有希望在较短时间内为公司带来极大的利润。

除了研发新冠药物外,在肿瘤疫苗领域方面,远大医药与比利时eTheRNA建立战略合作,两家公司在中国迅速组建成立了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合资公司——南京奥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奥罗生物)。目前奥罗生物已完成mRNA技术研发和中试研发平台的设计工作,并于5月份开展研发平台施工,预计2021年Q4正式投入使用。

如此来看,不管是抗肿瘤领域、心脑血管介入领域还是抗病毒抗感染领域,远大医药的产品管线均取得良好的进展,并且数款重磅产品落地在即。而在商业化方面,远大医药已覆盖8000多家医院,创新产品上市后,可通过现有及拓展的渠道销售,实现快速放量。重磅产品的持续落地也有望推动远大医药的业绩持续高增长。

在技术储备方面,远大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四个技术平台和五个研发中心,这些技术平台及研发中心为公司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四大技术平台目前在研技术包括mRNA技术、DNA技术、放射性核素技术及抗病毒抗感染等国际尖端技术,这些技术在各大创新管线的研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过去几年,远大医药成长性有目共睹,其净利润近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27%,而港股的医药板块中位数仅为3.49%,就成长性表现方面,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远大医药远高于同行。

业绩持续高成长,估值却处于底部。从公司自身估值角度来看,近10年来,远大医药的平均估值为18.52倍,最高达到39.71倍,而目前估值仅仅12.26倍,处于近10年的估值底部。

再看相对估值,与可比企业相比,远大医药目前估值也极低。与同是综合性药企复星医药(02196)的40倍PE和55倍的瀚森制药(03692)相比,远大医药在估值方面具备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新闻

  •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2022-09-07

  •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2022-07-22

  •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2022-06-08

遠大醫藥集團
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科研创新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创新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版权所有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0828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597号
法律条款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