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国际化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投资者关系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CN
简体 EN
聚焦远大
· 公司介绍 · 战略发展 ·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 创新布局 · 创新管线
产品与服务
· 产品中心 · 旗下品牌 ·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媒体报道 · 媒体垂询 ·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 人才理念 · 研发团队 · 员工生活 · 工作机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返回
肝癌良药正在审批路上 揭湖北药企海外并购的幕后
2018-12-13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3日 11:07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胡蔓 通讯员 魏薇

 惊险,收购表决前4天惊天逆转

就在许多患者苦苦等待救命药的时候,湖北一家医药企业大胆实施了跨国并购,将良药揣入怀中。

2018年6月,鼎晖投资、远大医药与澳大利亚思泰公司宣布签署协议,以19亿澳元的价格将其收购,目的是将肝癌药物“钇90”引入中国。“思泰”是一家全球性生命科学公司,其主导产品钇90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新型“武器”。

在此之前,还存惊险一幕。美国的“瓦里安”医疗公司本已与“思泰”达成收购协议,但为了让这款药更快进入中国,鼎晖投资与远大医药果断决策,在“思泰”股东投票批准“瓦里安”医疗交易的前4天,以相较于“瓦里安”20%的溢价成为最终赢家。

19亿澳元,近百亿人民币。

“砸锅卖铁,孤注一掷!”远大医药思泰中国子公司负责人唐纬坤坦言,这次收购“透支”了远大未来20年的利润。

理性还是感性?

在远大医药、鼎晖投资的高层看来,将钇90引入中国具有重大潜力。“全球半数的肝癌患者在中国,而我国主流的治疗方法效用有限。”12月12日,唐纬坤毫不讳言此番跨国收购的初衷,“如果是被国外公司收购,他们未必会这样重视中国的市场。”

根据新的协议安排,契约的执行步伐急促:8月15日,远大医药、鼎晖投资通过澳方、中方的投资前置审查;9月10日,“思泰”股东大会已批准本次交易;9月20日,双方完成交割,“思泰”100%的股权被远大医药、鼎晖投资收购。

至此,我国医药史上迄今交易额最大的海外并购案顺利完成。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业内人士都惊呼“前所未有”。

捷径,“高位嫁接”缓解创新之痛

在收购的背后,隐藏着患者看病中无法言说的尴尬。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赴美就医的患者中,70%为肿瘤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治疗方案被改变。

症结仍在药上。中国医生基于国内上市的药品而给患者制定的治疗方向并没有错误,只是药物不够先进。在新药研发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医生难为无米之炊。

如何让国外已上市的有效药尽快植入中国?直接选择并购模式,在避免研发风险的同时扩大自身产品线,不失为“远大”等药品研发、生产企业思忖的捷径。

分析人士坦承,此次并购的发生有深层次背景。单纯的创新药物研发周期大概在10年左右,其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要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和审批,这无疑都严峻考验着企业的心智。对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研发驱动型企业和市场驱动型企业来说,一旦没有后续的新产品跟上,就会面临很大压力。

去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将中国医药市场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同时,国家药品谈判、一致性评价等政策也相继铺开,跨国并购已成为国内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国内大健康产业市场发展不断成熟,国内医药巨头通过加速投资并购完善自身生态布局,优质品种成为它们的首选。 ”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必提高中国在医药研发领域的话语权。从另一角度思考,“远大”作为药物研发企业投资案例,这种高位嫁接也将刺激中国药品前期研发市场的壮大。

 悬念,落地还存空白待填

在远大医药的一份“钇90树脂微球申报路径”的导图中,许多流程仍是空白待填。

唐纬坤坦言,“钇90”身上集中了“进口药品”“放射性药品”“新药”“药械组合”等诸多敏感元素,敲开国门并非易事。且说“放射性药品”这一项,我国对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政策,对运输、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药品的资质要求很高,需要卫生、药监、环保、国防科工等多部门审批,绝非朝夕可及。

更为棘手的是,这是一个全新产品,远大医药并没有找到可供借鉴的申报指南。

放眼全球,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案早于2002年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前批准,随后又通过欧盟CE认证、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颁发的符合性评估认证,列入2018新版欧洲肝细胞癌治疗指南,先后进入美国医保计划以及香港、以色列、荷兰、法国等国家医保。在远大医药看来,这或将成为进入国内市场的潜在路径。

当前,远大医药已启动与国家药监局的申报前沟通协调会。据乐观估计,考虑到国内缺乏有效治疗晚期肝癌的手段,以及其在国际市场的成熟应用,“钇90”在中国的新药申请有望进入绿色通道。

“虽然,在中国报批生产、销售,尚存诸多‘结’待解,但患者急需的现实,一定是敦促这项新事物尽快落地的核心动力。”唐纬坤说。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新闻

  •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2022-09-07

  •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2022-07-22

  •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2022-06-08

遠大醫藥集團
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科研创新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创新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版权所有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0828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597号
法律条款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