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国际化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投资者关系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CN
简体 EN
聚焦远大
· 公司介绍 · 战略发展 ·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 创新布局 · 创新管线
产品与服务
· 产品中心 · 旗下品牌 ·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媒体报道 · 媒体垂询 ·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 人才理念 · 研发团队 · 员工生活 · 工作机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返回
远大医药间接参股美国科技公司 国产介入器械创新如何弯道超车?
2020-12-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2月9日晚间,远大医药(00512,HK)发布公告,公司联营公司Sirtex Medical US Holding, inc.(以下简称Sirtex)认购美国Nanospectra Biosciences, Inc. (以下简称Nanospectra) 股权及订立产品合作,与此同时,Sirtex还宣布收购美国BlackSwan Vascular, Inc. (以下简称BlackSwan)部分股权及获得全部收购的权利。

      远大医药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Nanospectra的主要产品AuroLase和BlackSwan主要产品LAVA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AuroLase有望成为以超精准局灶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领域中最早上市、目前唯一的全球创新产品。LAVA有望成为首个在美国获得批准的外周血管液体栓塞剂。

      国家级首轮高值耗材带量采购颠覆了全行业对医疗器械的价值认知。远大医药海外并购会否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普遍现象?介入器械要如何创新才能加速国产替代?一位长期关注医疗器械板块的行业人士表示,如同药品一样,介入耗材类的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会成为企业布局的重要方向,但以目前国内企业的水平来看,以参股或并购国外的技术型公司是更便捷的方式之一。

远大医药间接参股两家美国科技公司

      公告显示,Sirtex以约150万美元认购Nanospectra首轮约6%的B-1类优先股,并有权任命一名董事会成员。双方还约定,Sirtex在一定期限内获得AuroLase在欧洲及亚洲地区的相关授权的独家优先谈判权,以及未来当Nanospectra拟转让控股权时享有独家优先谈判权。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与外科手术,放射疗法或传统的替代性局灶疗法相比,AuroLase疗法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与手术、放射线和替代性局灶疗法相关的副作用,Nanospectra已于今年第一季度启动前列腺组织消融的关键试验。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前列腺癌标化发病率为 9.1/10万;而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近年来的上升趋势明显,已位居男性发病第六位。

      另外,Sirtex将以约500万美元收购BlackSwan约12.5%的股本权益,并可以选择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剩余股份,同时还有权任命一位董事会观察员。此外,在BlackSwan的产品获得PMA注册提交后的一定期限内,Sirtex有权以不超过4150万美元的对价收购BlackSwan所有余下的股份。

      据悉,LAVA已于2020年9月获得FDA的临床试验器械豁免(IDE)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首个在美国获得批准的外周血管液体栓塞剂。据悉,LAVA对应的外周血管介入市场,主要依赖进口产品。公开资料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栓塞治疗市场规模可达49亿美元,其中液体栓塞剂市场规模可达25亿美元。预计未来国内液体栓塞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远大医药相关人士表示,上述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是否能够获批上市进行生产销售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上述交易协议下的交易也存在可能不会完成的风险。目前远大医药连同Sirtex储备了6款全球创新产品,共覆盖结直肠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三阴性乳腺癌以及鳞状细胞癌等五大实体瘤治疗领域。

介入耗材国产化程度还很低

      政策层面上来看,随着全国、各省不同程度推进医疗器械集采落地,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生存逻辑已然生变,医疗器械的创新进程也要开启加速模式,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的机会和重要性。

      前述人士指出,我国医疗器械经过十多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很少有国产生产企业没有涉及的领域了,集采后大部分做中低端产品的盈利空间被强力挤压,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只有两条路,要生存就得去投入创新,不然就退出市场。

      在形势倒逼下,布局介入耗材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创新方向,2019年进入特别审批程序的28款创新医疗器械中,有5款是血管介入类。

      这背后与介入治疗庞大的市场空间有关。目前,中国介入治疗患者数量、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位,而介入耗材的国产化程度较低,截至去年底80%以上的耗材需要依赖进口。根据介入医学产业联盟援引数据显示,预计未来5至10年,外周血管介入器械、介入瓣膜器械、电生理消融器械、神经介入器械等细分市场分别有望增长至50亿元以上的全球销售规模。

      “就算是目前国内做得最好的领域,也还是连抄带借的自主化,总体水平上还是跟国外有差距的。”他强调,国产品牌应跳出原来的简单模仿模式,对于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来说,通过并购的模式、吸收创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储备,是一种较快捷的方式。

      随着政策逐渐向创新产品倾斜、资本对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关注,而在前述行业人士看来,中国器械企业还是要以质量为先,不只是跟随仿制,还要在技术掌握、研发思路和临床沟通上多学习外资企业,做好产品更新迭代。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新闻

  •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2022-09-07

  •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2022-07-22

  •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2022-06-08

遠大醫藥集團
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科研创新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创新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版权所有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0828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597号
法律条款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