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国际化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投资者关系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CN
简体 EN
聚焦远大
· 公司介绍 · 战略发展 ·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 创新布局 · 创新管线
产品与服务
· 产品中心 · 旗下品牌 ·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媒体报道 · 媒体垂询 ·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 人才理念 · 研发团队 · 员工生活 · 工作机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返回
远大医药(0512.HK):聚焦创新药械两大赛道,战略版图愈发稳固!
2020-04-09

(来源:新浪财经)

今年以来,远大医药动作频繁,年初拿下全福生技全球首创治疗干眼症的产品BRM421大中华地区开发及商业化权利;2月收购OncoSec的事项获其股东大会批准,被授权产品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开始生效;3月,又拿下安体新生物的全球首创、用于治疗脓毒症的APAD新药的全球权益。近日,公司19年未经审计业绩公布,营收65.9亿港币,同比增长10.6%,纯利11.5亿港币,同比增长61.4%。

据药监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四类重大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对医药企业而言,在这四大赛道上存在着超越市场的巨大机会。而远大医药主营业务早已覆盖心脑血管、癌症、呼吸系统这三大类,产品涉足医药制剂及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产品及健康产品、精品原料药三大板块业务。值得称赞的是,公司是国内罕见同时专注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的龙头。

在近年业务发展战略上,远大医药布局未来围绕两个核心:自主研发、外延收购。

业绩喜人,运营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远大医药近日公布19年财报业绩,受益于核心板块高增长、高毛利产品结构持续改善,19年纯利超预期,同比提升61.4%。

公司19年全年收入65.9亿港币,同比增长10.6%(15-19年营收CAGR=+19.4%);

毛利40.4亿港币,同比增长27.8%(15-19年毛利CAGR=+31.5%),19年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8.2%,19年较15年提升19.7%,根据港股wind西药制药成分股的近期毛利数据,毛利率挤进TOP10.0%,在A股化学制药(申万)指数成分股中挤进TOP30.0%;

除税前溢利13.6亿港币,同比增长53.7%(15-19年CAGR=+54.1%),营收占比持续提升,19年较15年提升13.2%;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11.5亿港币,同比增长61.4%(15-19年CAGR=+58.8%),近年净利率持续提升,19年较15年提升11.9%,销售净利率可以在A股化学制药(申万)指数成分股中挤进TOP25.0%。

近两年派息率维持30%附近,股息率遥遥领先。19年每股盈利35.12港仙,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9.6港仙,同比提升11.6%,19年派息率为27.3%,18年为31.0%,连续两年派息率领先同行,创新药一哥恒瑞医药(90.030, -0.86, -0.95%)近年派息率不超20.0%,同在港股的微创医疗也仅在24.0%附近。以3月27日收盘价计算的股息率为2.1%,远大可以在A股化学制药(申万)指数成分股中挤进TOP12.0%。

负债结构明显改善。由于股本及资产的注入以及业绩的增长,远大的负债比率(银行借款/股东权益)从18年末29.7%下降到19年末的24.0%,预计公司19年末带息负债/全部投入资本比率为19.4%,在近期A股化学制药(申万)指数成分股中处中上流水平。

医药、器械创新龙头,业绩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出台诸多政策,在专利保护、审评审批等管理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医药分离、两票制、药物一致性评价等措施加速创新药、仿制药和器械的发展。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国家更是提出要补足高端医疗装备的发展短板,随着供给端的持续深入改革以及医疗需求端的红利释放,国内药物和器械的发展迎来长景气周期,大药企在研产销方占据先发优势,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其实,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类似恒瑞医药这样的,走自主研发,内生驱动;第二条是走复星医药(33.250, 0.60, 1.84%)模式,外延合作并购。而远大医药,走的是整合型路线,自主研发+外延并购双轮驱动,就近年业绩来看,发展稳健、产品布局聚焦高壁垒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两大业务,搭配在整个资本市场都具备稀缺性。

目前,远大已经覆盖三大重磅领域:心脑血管、癌症、呼吸系统,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医药制剂及医疗器械(近年占比提升至64.0%)、生物技术产品及健康产品(占比23.0%)以及精品原料药等(占比11.0%)。

1、医药制剂及医疗器械增长迅猛

医药、器械是公司核心业务(收入贡献提升至64.0%),产品主要用于心脑血管急救治疗领域、呼吸、耳鼻喉及眼科治疗领域以及选择性内放射肿瘤治疗领域。受益产品结构改善和持续放量,业绩15-19年CAGR为34.1%,势头迅猛,19年营收达37.63亿元,同比增长24.3%,仍在快速成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眼科产品百花齐放

目前远大的眼科产品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眼科治疗细分领域中的最大医药产品供应商之一。公司的眼科知名产品众多,如“瑞珠”、“诺明”、“杰奇”、“白内停系列”、“和血明目”、“复明片”、“珍珠明目”,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19年,公司眼科产品收入约7.48亿元(+15.3%),体量上领先A股另一家眼药龙头兴齐眼药(94.240, 1.23, 1.32%)(19年同期收入5.42亿元)。期内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非处方滴眼液药“瑞珠”(1.52亿元,+31.0%)以及被列入中药保护核心眼科产品剂型“和血明目系列”(2.54亿元,+22.7%)的快速放量。

①瑞珠销售突飞猛进

重磅产品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用于预防或治疗眼部干涩、异物感、眼疲劳等刺激症状或改善眼部的干燥症状,是我国第一款采用“吹-灌-封”技术的产品,因其不含防腐剂,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医药界认可,获得健康中国品牌榜。

瑞珠18年销售破亿,今年更是同增31%至1.52亿元,受益行业需求和市占提升,预期未来仍将大幅增长,因其主要适应症干眼症患者国内截至19年达2029万,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

②青光眼首仿诺明,前途光明

远大首仿品种诺明(曲伏前列素滴眼),19年1月10日获NMPA批准上市。

诺明的原研为2001年爱尔康研发的重磅品种苏为坦,主要用于降低开眼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的眼压,是全球用于治疗青光眼药物的一线产品,该产品04年进入中国,因疗效安全可靠,长期垄断国内市场,2016年,苏为坦全球创收6.19亿美元,同期据米内网数据,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曲伏前列素的销售额达2813万元。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可以导致眼盲的眼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200万青光眼患者,诺明作为国内首仿有望受益未来集采,叠加广阔用药需求,实现井喷发展,发展前景广阔。

2)呼吸及耳鼻喉科两大重磅品种发力

公司19年呼吸及耳鼻喉科产品收入约14.31亿元(+29.8%)。期内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切诺(9.10亿元,+28.7%)以及金嗓系列(3.86亿元,+35.2%)的放量。

①独家品种切诺销售逼近10亿大关

核心产品切诺(9.10亿元,+28.7%)即将成长为公司10亿重磅品种。切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是公司国内独家品种,口服祛痰药第一品牌。其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和硅肺等呼吸道疾病,也可用于支气管造影术后,促进造影剂的排出,是一种粘液促排剂。

切诺进入新版医保目录后,得益于公司推出儿童药剂型和拓展类似咯痰困难等适应症,以及基层及零售市场的开发,业绩持续发力,势头不减。

②金嗓系列成长空间广阔

金嗓系列(3.86亿元,+35.2%)。金嗓系列包括金嗓开音、金嗓清音、金嗓利咽、金嗓散结,均拥有丸、颗粒以及胶囊剂型,其中开音、散结为中药保护品种以及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并分别入选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以及《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咽喉用药市场巨大,并且呈现出中成药、OTC占优的局面。作为处方中成药,金嗓系列销售额已近4亿,并在在急慢性咽炎中成药处方药市场享有60%左右的份额。据米内网数据,2018年我国咽喉疾病中成药市场销售额近120亿元(14-18年CAGR超9%),金嗓系列稀缺品种占据领先赛道,量价格局良好。

3)心脑血管药物迎接老龄化到来

远大心脑血管急救产品覆盖了血小板抑制剂、血压控制、血管活性药等领域,抗血小板凝集注射剂及表面活性药均在中国市场中处于领导地位。19年,公司心脑血管药物收入约11.69亿元(+38.3%),其中核心产品利舒安、诺复康和瑞安吉共计收入约9.60亿同比增长48.7%。

重磅产品竞争格局优良。其欣维宁是国家2类新药,国家医保乙类;利舒安为国家医保甲类产品,居市场领导地位;诺复康竞争格局占优,竞争对手仅有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瑞安吉在果糖二磷酸钠领域市场份额常年保持60%以上,占该领域市场份额第一。未来,心脑血管药物发展趋势将从多元化向重磅品种集中,公司在研发、渠道、成本端占据明显优势。

其次,小品种药物方面,去年11月,公司成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批准的第二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目前全国仅6个联合体。这意味着公司将在生产技术改造、药品品质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等方面获得工信部及发改委大力支持,相关产品也将获得食品药品监督机构优先审评审批,相关扶持政策将为小品种药物业绩提升提供保障,同时巩固远大在心脑血管急救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脑血管病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及发病率将会越来越高,目前在中国大约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类疾病死亡人数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疾病死亡人口40%以上,据中国产业网数据,2018年我国心脑血管药物市场规模已超3500亿(+20%),随着国内第一波婴儿潮步入60岁,该领域用药增长势头仍将持续。

2、生物技术产品及健康产品短暂停歇,今年有望恢复增长

公司的生物技术产品及健康产品覆盖了牛磺酸、氨基类酸、生物农药类、生物饲料添加剂以及甾体激素产品等。19年,公司该板块收入约13.73亿元(+0.7%),增长有所放缓主要是甾体激素产品的生产厂房因为正在进行生产安全的整改工作,致使生产量及收益减少,公司预期今年完成相关的工程及验收后,产能就会回复到以往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远大持续开拓该领域国际业务,氨基酸产品19年收入4.88亿元(+13.4%),生物农药及生物畜牧饲料相关产品19年收入同增15.4%。

3、精品原料药及其他产品稳增长,前景乐观

公司精品原料药近两年增长放缓,较为稳定。19年该板块收入约6.74亿元(+6.0%),远大近年在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改进工艺,调整产品结构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改善经济效益。

放眼世界,全球原料药市场未来受益于全球人口老龄化、人口规模扩张及专利悬崖到来,预计2024年将达到2452亿美元(CAGR=6.1%),由于生产成本、人才、产业链规模优势,现在原料药的产能趋势就是从欧美国家向中国、印度转移,目前我国原料药产能约占全球28%,大趋势上,公司精品原料药业务拥有乐观前景。

研发管线丰富,并购合作聚焦重磅药械

近年,远大医药国际化战略布局初有成效,通过外延合作及并购相继进入了肝癌、心血管高端器械、肿瘤免疫疗法产品、副流感病毒创新药、脓毒症治疗等领域,从产品属性看,几乎都是高精尖、高壁垒产品。

1、心脑血管方面,公司于2015年收购Cardinovum Gmbh,并成立合营公司珠海凯德诺。Cardinovum Gmbh为一家研产销心脑血管领域高端器械的公司,同时是世界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针对冠脉、外周介入、血透领域的药物涂层球囊及可降解支架产品的企业。国元国际预计,RESTOREDEB药涂球囊、APERTO、LEGFLOW这三项储备产品2022年在国内的营收将达到4.6亿元;

2、精准诊疗领域方面,公司于2017年入股投资加拿大Conavi Medical Inc,取得该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研发的一款血管内超声光学同步成像系统NOVASIGHT Hybrid™ System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代理权。NOVASIGHT突破了不同影像模式融合地技术瓶颈,利用专利技术将传统IVUS(超声波)与OCT(光学成像)同轴同位结合,实现了声学和光学同时、同位、同轴、同向成像。两种模式优势互补,可以清晰的显现血管全貌、血管结构和病变性质,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指导并优化治疗方案,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

3、公司于2018年以14亿美金收购澳洲医药器械公司Sirtex,正式进军中国肝癌领域,获Sirtex的产品SIR-Spheres钇90、创新药组蛋白抑制剂HIP两大重磅项目; SIR-Spheres 钇90项目销售遍布全球50个国家,临床累计使用达10万剂。SIR-Spheres 钇 90®是高能量β放射线,可以进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等肝肿瘤的治疗。SIR-Spheres 钇90®可以与化疗、单抗可联合使用,有望成为中晚期肝癌一线治疗方法。

4、2020年2月9日,公司宣布完成收购OncoSec Medical股份,公司与Sirtex集团分别持有44%、8.8%的股份。OncoSec Medical是一家美国已进入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已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该公司拥有电穿孔传递技术,开发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肿瘤内免疫疗法,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并逆转肿瘤治疗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活化免疫系统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次并购获TAV0肿瘤免疫疗法项目,将与Sirtex的产品产生协同效应。TAV0是全球首创肿瘤免疫疗法产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性转移性黑色素瘤等,有望可以有效应对60%-90%免疫治疗无应答的问题。

5、2019年Glenmark授权公司新型复方鼻喷剂Ryaltris 20年中国独家商业化权利,其用于治疗12岁以上患者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目前正等待FDA批准后再向国内CDE递交进口注册。

6、今年公司获安体新生物授权公司APAD全球权益,与之前Sirtex的创新药组蛋白抑制剂HIP协同研发,相信公司不远的将来能推出全球首款脓毒症创新药物。

7、今年全福生技授权公司BRM421大中华地区的20年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BRM421可加速角膜缘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眼表修复以治疗干眼症。

8、公司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将共同研发全球首创的针对副流感的药物。格里菲斯大学将负责新药筛选及优化,而公司将负责后续的临床以及商业化等。目前副流感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或者疫苗上市,属于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外延收购合作项目,要想获得高投资成功率,首先需要公司对创新产品项目未来的精准判断,除此之外,整合研发实力、产品后续商业化运作能力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条件。

从研发实力角度看,目前公司拥有20多家成员企业,聚焦领域包括心脑血管急救、介入治疗、呼吸、大五官科、罕见病以及生物健康,在研产品30多个,立项中的研发产品近80个,体系内研发协同资源充足。

从商业化实力角度看,目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有超过2600名销售人员覆盖了约6000家医院,约3万家药店,8个产品销售过亿。2020年公司目标覆盖8000家医院,70000家药店,这意味着公司的目标是覆盖全国60%的公立医院以及35%的全国药店;海外方面,近年公司并购了不少公司和项目,与传统海外代销模式不同,公司在海外如德国、加拿大等国有自己实实在在商业化团队,具备强大的海外渠道资源和商业化优势。

随着国内医药体制的供给侧的深化改革,以及国内乃至全球老龄化的到来催生的需求红利,无论是创新药、仿制药、高端医疗器械都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大景气周期,在各自领域内研产销占据制高点和优势地位的医药企业无疑将获得大发展,造就强者恒强局面。

远大是国内罕见同时聚焦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在未来国内医药重大发展的四个领域,除了糖尿病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三个领域实现了全覆盖,在产品品种数量、核心重磅品种储备、研发协同能力、商业化实力等均具备强大的先发优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新闻

  •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媒体聚焦 | 多家媒体关注恩卓润®、恩明润®全国上市

    2022-09-07

  •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钇[90Y]微球注射液全国上市

    2022-07-22

  •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中国首例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2022-06-08

遠大醫藥集團
聚焦远大
公司介绍 战略发展 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
创新布局 创新管线
科研创新
全球拓展 合作伙伴 全球研发中心 国际合作
科研创新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中心 旗下品牌 质量安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垂询 多媒体专区
职业发展
人才理念 研发团队 员工生活 工作机会
版权所有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08288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597号
法律条款 快速链接